范仁良,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出生壺藝世家。自幼跟隨母親學做宜興紫砂壺。范仁良少年時期就熟練地掌握了全手工制壺技法。1986年,范仁良以優異的成績和扎實的制壺基本功,考入江蘇宜興紫砂工藝二廠技工培訓班。范仁良虛心好學,刻苦研練壺藝技法,廣集歷代名家名壺之長,技藝日趨精良。1988年范仁良調入紫砂研究所,專業從事紫砂藝品的設計和研究。1990年,范仁良以突出的壺藝技法被廠任命為輔導教師。1992年范仁良創辦仁藝居陶藝工作室。20多年來,范仁良對紫砂藝術執著追求,立足傳統追索經典,并經過借鑒傳統藝術的精華拓寬創作視野,不斷推陳出新。范仁良集壺藝設計、創作和裝飾技藝于一身,是當今陶都藝德兼備的青年陶藝家,有“紫砂少帥”的美譽。2008年由世界藝術家聯合會授予“紫砂藝術大師”稱號。
范仁良的作品題材新奇,構思嚴謹,富有詩意。他對宜興五色土有較深的研究。尤其擅長用絞泥來裝飾壺面。裝飾后的紫砂壺色彩斑斕,各色協調和諧,紋理清晰自然,既形成了變化自然的紋理之美,又展現出如行云流水般動感之韻律。他的絞泥作品雖是他主觀意念之作,且無絲毫的雕鑿之痕,卻大有自然天成之感。他創制的《金豹壺》,采用三種不同色澤的紫砂泥,如諧配置裝飾成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豹,形象逼真。壺面色彩絢麗,壺面和壺色和諧統一,增強了壺的整體美感,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創作的《百寶神壺》,以葫蘆為創作題材,分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壺為貯茶的公道壺,下壺為泡茶壺,上壺壺嘴設在底部,倒茶時可用壺“的”上氣孔來控制。當用手指封蓋氣孔時,壺嘴滴水不漏,當手指離開氣孔時,壺中茶水經壺嘴直瀉而下。該壺以巧妙、奇特的構思,精良的工藝技法,受到中外茶商和壺藝愛好者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