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zugqm"></em>

  2. <th id="zugqm"></th>
  3. <dd id="zugqm"><track id="zugqm"><video id="zugqm"></video></track></dd>
    1. <strong id="zugqm"><optgroup id="zugqm"></optgroup></strong>
      <dd id="zugqm"><track id="zugqm"></track></dd>
      按作品
      潘持平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頭銜:

      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 “當今紫砂方壺佼佼者”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常務會員

      名家介紹
      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名藝人徐盤大、陳福淵學藝,后得顧景舟大師教澤指導,先事盆藝,后專事壺藝,尤擅長紫砂壺方器造型,代表作品有《四方段玉壺》、《方舟壺》、《方鐘壺》等,作品《升方壺》被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其撰寫的論文《傳統陶藝與宜興紫砂》及《淺談方壺成型工藝》等在香港《中華傳統陶藝及現代陶藝論壇》、《紫砂春華》等刊物上發表。 70年代以花盆揚名上海,尤其深受日本人喜愛,而后受廠內特別培養,專攻方壺,其所制方壺極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添加自己的想法,作品雖平易卻見新奇,風格頗為獨樹一格,潘持平的工藝精致,極具個性,聲名遠播,日本客商指名要「阿平」印款盆,小盆、微形盆在上海盆栽界更是爭相收藏。1981年底,紫砂廠為了更好地繼承紫砂常規工藝,提高紫砂品位和擴大其影響力,集廠內技術水平較為優異者(共四十余人)組建特藝班,潘持平因其出類拔萃的花盆技術被慧眼選中,定向培養專攻方壺,因缺乏合適的行政管理人員,陰差陽錯,顧景舟大師推薦其兼職管理,潘持平只能利用空檔學做茶壺,而在顧老的悉心指導下,開始了他醉心于茶藝的生涯。 潘持平作品以方器著稱,其所制方壺極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添加自己的想法,作品雖平易卻見新奇,風格頗為獨樹一格,其造型簡練大方,于平淡中含濃烈,平易中顯新奇,一如人品質樸自然,剛正不阿,“癡藝者,技必精”潘持平制壺,善于思考,勤于筆記,悟其所得,尤善方器,故有“方壺天地”的美譽。潘持平在做花盆的時候,就得了顧老的指導,特別是1964年做大花盆,1972年做日本展品什錦盆時,顧老的親自示范及嚴格要求,使我獲益匪淺,當年學做茶壺,也全仗顧老的鼓氣壯膽,至于會做茶壺的所有本領,都是在顧老的精心指教、嚴厲要求下學得的,除了技術以外,我還從他那里學到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知識,潘持平感念師恩,使他在紫砂陶領域里成材。 1982年到1989年的八年內,由特藝班四十余人的兼職管理到研究所一百多人的專職副所長及對外經營工作,行政做事務愈來愈忙,但他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技術,利用機會,揣摩每個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素養,由于與顧老同處一個工作室,所以每天都能聆聽到良師的教誨,直至1990年辭職,始專業壺藝。從1990年專業壺藝以來,他有留壺留筆記的習慣,以便下次再做時,可以有依據以改進缺點,提高質量,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難能可貴,潘持平在有關紫砂刊物上,多次發表專業性文章,曾在香港、馬來西亞等地作紫砂技法表演,深獲觀眾好評。1995年12月到臺灣參加「當代紫砂精品展」活動,所作的演講及操作表演給臺灣的壺藝愛好者留下深刻印象。
      午夜福利网站

      1. <em id="zugqm"></em>

      2. <th id="zugqm"></th>
      3. <dd id="zugqm"><track id="zugqm"><video id="zugqm"></video></track></dd>
        1. <strong id="zugqm"><optgroup id="zugqm"></optgroup></strong>
          <dd id="zugqm"><track id="zugqm"></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