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有紫砂泥和綠泥三大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紫砂泥的第三大類——紅泥。我們還從四個方面來分析,即外觀、內在品質、泡茶性能和市場。這種講解思路便于大家理解和消化。
一、外觀
紅泥漿以其顏色命名,這里的顏色是指燒成的東西的顏色,是紅色。因為紅泥漿中的鐵含量很高。
紅色泥質為黃色,青色及紅色,其中以黃色及青色最為常見。高級紅泥光潔明亮,橙色中略帶紅光,嬌艷欲滴。
(紅泥紫砂壺)
二、是內在特征。
紅泥漿的收縮比紫泥要大,普通紅泥漿的收縮可達12%,紅泥漿內的精品朱泥,其收縮可達20%以上。與之相比,紫泥的收縮速度僅為9%左右。收縮大是紅泥的第一個固有特性。
另一個固有的特點,就是紅泥的成品率低,由于紅泥收縮大,易變形,所以其成品率相對較低。紅泥品相也不如紫泥,所以玩紅泥,必須要有包容的心態。
三、是內在特征,密度大;它也是由于大量收縮的緣故。收縮越大,密度越大。紅色泥漿質地較緊,音質也較高,用壺蓋在泥漿表面摩擦,紅色泥漿聲音清脆。
紅泥適合泡什么茶呢?
有不少壺友和我聊天,紅泥壺適合泡烏龍茶。其中有一個原因,我們前面說過,紅泥密度高,質地緊密,不易散熱。能使茶壺內的水溫保持在較高的溫度。
而且烏龍茶,這一類的茶,它需要水溫高,需要水溫高來激發它的茶香,所以用紅泥壺來泡烏龍茶是最好的。
四、是市場表現。
紅色泥礦沒有紫泥礦那么多,其成型難度較大,難度較大。兩者都決定了紅泥不能成為紫砂壺的主流,紅泥適合中小品制作,而紅泥做大了其風險就會成倍增加。
從前,紅泥壺在福建廣東沿海地區非常流行,而且外國人也比中國人更喜歡紅泥壺。紅泥壺被稱為紅瓷,17至19世紀時,紅泥壺遠銷海外。那么,應該說更多的人喜歡紅泥。
紅泥的介紹就講到這里吧。有關泥料的三大類就全部講完了,接下來對常見的泥料、名貴泥料再詳細講解。我會將自己的從業經歷,對紫砂的了解,整理一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與壺友分享,如果您覺得我說的還不錯,歡迎大家點贊支持,交流轉發。
本文文章內容、圖片資源(我司產品圖片除外)等資料源自于壺友分享、我司技術顧問、網絡資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負責對內容素材進行整合、編輯、排班,主要目的在于為更多的壺友、茶友傳遞更多信息,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權,請附上證據,聯系砂軒紫砂,砂軒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盡快處理,刪除相關文章!
本文版權歸砂軒紫砂所有,歡迎眾位壺友、茶友前來學習,但是轉載請注明本文網址。未經砂軒授權,禁止任何站點鏡像、采集或復制本站內容,違者砂軒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