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圓器的造型規則要求是“圓、 穩、勻、正”。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調和諧,勻稱流 暢 ,達到無懈可擊。
方器造型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此種器型要求為“線條流暢,輪廓分明,平穩莊重”,方器除口、蓋、的、 把、嘴應與壺體相對稱外,還要求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其壺蓋方向均可任意變 換,并與壺口嚴密吻合,方器既為幾何形體,也屬筋紋形體。
花壺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 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夸張,又應著意于風格瀟灑”。因而紫砂塑器不僅應形象生動,構圖簡潔,又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
筋紋器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云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 ,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其壺藝造型規則是“上下對應,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確,紋理清晰,深 淺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
提梁是指以提梁為把的紫砂壺,它是一種比端把紫砂壺年代更早的壺式,主要分為素式和花式兩種。素式提梁通 常用于光器,花式提梁常見過仿真器。宜興紫砂壺,歷代藝人創制有很多提梁款式,變化十分豐富,可分為兩種 基本形式:一種是硬提梁,另一種是軟提梁。提梁的形式感強,上虛下實,上輕下重,既飄逸又沉靜,往往顯示 出一種高雅氣質。
曼生十八式即清代著名的篆刻家,畫家,西泠八家之一的陳曼生所創作的十八種款式紫砂壺,后人稱“曼生壺”。
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于一體的創作,老師對紫砂的全新理解,表現創作才精神情感的一類作品